软调显影(Low contrast development)
特别是在需要软调时使用,有米吐耳单液的配方(D23),菲尼酮单液的配方(POTA)等。通常将曝光搞得多些,奖D-76配方以1比1的程度冲淡,并缩短显影时间,就可获得相当软调的负片。

Pota黑白胶片显影液适用于高反差胶片显影,比如航空胶片或者X光胶片。
号称胶片显影中的超级RAW格式,兼顾全影调。
1.5g——菲尼酮
30g无水亚硫酸钠
加1000CC的水

另一外国配方
Distilled Water (38° C/100° F) 500 ml
Sodium sulfite 亚硫酸钠, anhydrous无水 无水亚硫酸钠25 g
Phenidone 1.4 g
Borax 硼砂 (see note below) 0.8 g
Benzotriazole 苯并三唑 (0.2% solution) 15 ml 苯并三唑和5-氯苯并三唑、6-硝基苯并三唑都是感光材料中有效的防灰雾剂及稳定剂,广泛应用于照相纸乳剂和显影液中。也是汽车防冻液。
Distilled cold water to make 1000 ml
POTA 超软调显影液,是PQ系统显影液的基础。类似D23是MQ显影液系统的基础一样。

显影时间可长可短,暴光相差4级的暴光和相差一级的显影一样,宽容度超大。暗部和亮部不会轻易不足或者过度。亚硫酸钠含量少,清晰度高。适合增感处理。
25度自来水加40分钟显影。中间搅拌过一次。

多点宽容度,多点后期制作条件!

还有一点,其实这样的低密度的缺点是容易把透明片基的缺点给暴露出来。理论上本身和多曝光2-5档是没有区别的。因为这都在它的斜率反差正常的斜线上,还没有到趾部肩部的两端非正常斜率的范围内。 但是不管是扫描和放大,这样的薄的问题都很大,尽管是影调正常的斜率均等有效范围内。所以比如月升前期用D23再减低反差的显影,但最后又再次为了放大增厚。其实道理是一样的。 获取信息的时候最大获取,再次根据大量的信息再次处理。

所以POTA不是常规通用显影,它是真正超大低反差的迫冲显影液。而真正的迫冲显影液体也应该正确定义为或者信息能力来衡量,而不是现在通常概念的以密度论。

用pota处理的底片不会有那种完全没有影子,或者极厚又不可分辨的情况出现。但薄总归是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密度不低的话就不是POTA了。也是它的缺点或者说特性之一。但你会发现这样的密度不等于没内容,所以它才能拍摄超大光比的场景。

有人会再用别的显影液再二显,增加厚度。还有个办法就是你多曝光3-5挡,绝对也不会曝光过度。
所谓菲尼酮爱发灰雾基本是无稽之谈!菲尼酮的灰雾产生和温度有关系但不是想象的那么大,而是菲尼酮和其它药剂配合极易产生的灰雾。这点很重要。

特别是对笨二酚加如后的PQ显影液体几乎全部加入了防灰雾的药。原因是菲尼酮好是好,但显影太慢!为了达到几分钟完成显影加入对笨二酚是最快达到效果的手段。书上结束叫(超相加性),但是这效能高了却因此毛病来了,在POTA这样的单药剂里面加入0.25-1g的对笨二酚后显影速度成几倍增加。但灰雾在13-16分钟后大量产生,没有感光的胶片边缘都会变黑!这个很恐怖的事情,难怪很多人都转MQ显影去了。

15分钟16度温度灰雾开始有苗头!而且POTA的暗部特点全消失。乐凯100当800用。
甚至增感也未必如愿,号称常用增感显影的通用“ID-68”,我各种条件运用了多次没有发现了不得的效果。4分钟到30分钟我全实验过,实际是不容易控制的,但好处是在20分钟以内灰雾不容易发生。算是好用,但不神奇。
但POTA却“变态的”一步步非常缓慢的把厚度加大,但暗不和亮部几乎是同时进行,而不是先暴光多的先进行。缺点就是你等得难受不?
哈哈,你说到点上了。显影均匀真的有那么必要,看情况了,一但显影摇晃了就容易均匀。我尽量在第一次摇晃的时候充分。但一多虽然漂亮。问题他失去了胶片稀显影液体的边缘效应,第2个我用100当400绝对是迫不得以。你知道成都天天阴天,另外一个当暴光减少的时候保留了我最需要的中灰到亮部层次。形成O区到3区的极暗部分(是个人影调喜好),让整个影调有意识的压低,但这个POTA的暗部就这么吓人,实际使用这样的做法的影调还是多的让人受不了,但比纯粹使用100的时候更要结实些。胶片这个度数也好用点,如果我买贵的不是乐凯100的盘片,我觉的我就用D76好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100一定要暴光不足显影过度,完全是影调结实的做法。

理论上全影调尤其是针对胶卷一定要保证暴光充足,但这个POTA真的很可怕,在光亮充足的时候。当400都有别的显影药水做不到的效果。相对别的药水早就做到了全影调。我是尽量避免它的极软效果。但好处POTA和D23一样,在保证影调暗部压住的同时甚至形成死黑,猛显影在亮部它也不过形成不了死白。这样如果再第2次加工你就有了条件。

看起来绝对矛盾,但不这么做你有更好的办法吗?要我看现在他们流行的雷电纳的明快就有一定的边缘原因,大多的配置是1:50。或者1:300都有人干。你认为是玩玩?

对了92分钟是我忘记了。幸亏忘记了,不然我还不会知道药水出了什么问题。

记住书上说了的确没有错,米土而和菲尼酮单独使用显影极慢大年效果良好,而这么多的配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其实是加快显影时间而已,见日本的《暗房百科》1980《写真工业》增刊。这书不错。

这40分钟是不看不摇,该干什么干什么。刚才用了老药水,92分钟居然还有点薄,看来亚硫少了。不过我都是100按400干的。对了这个药水我发现重要的在暴光,按100暴光显影20分钟-30分钟。闭着眼睛干也行。

100度的正常暴光用40分钟一定是厚了!!!除非象我这样当400的用卷。温度和时间都不敏感,关键是暴光。软的吓人,尤其是中午12点大顶光太阳,可以弄出真正的全影调。吓死人了。这个一次是搞不定最后效果的。但可有了N个效果的物质基础。

这个估计比D23要合适,为什么?因为你的暴光在两头,你难道不考虑?你不是要找比D23还要软,层次多的药水吗?这个就是。
多少分钟就靠各位自己尝试了,D23的亚硫是100g这个只有30g因此他不可能是那种溶颗粒的“细”微粒效果,另外PH值也不是高碱性,时间不会太快的。

通常他如果暴光合适会比我上面出现的效果还要软的,特别是显影时间短暴光足的时候。要不然人家会说这是“超”软调显影液,实际也可以适当改变它的属性的。我目前实践过10分钟~40分钟显影,就是发现这东西适应性奇好。日本人介绍就是用奈奥全色、樱花全色、特莱依X(3X)等胶片20度温度显影10分钟,格玛值约为0.3,这个是和通常达到0.6格玛值是软了一圈的,这个时候已经适合硬调相纸了。但显然我个人嫌它也太软了。

和它类型近似的还有T/0 XDR-4 、 TEA-14 SD-4 都是超软调,但POTA是最简单的东西。也是比D23还要软的显影液体,显影都是基本按基础显影药剂变化出来的,似乎药多了控制就多了,实际现在看药少虽然缺点多,但也是减少了出问题的化学药剂的不良影响,在条件不太好,控制不太好的时候就需要这种东西。
忘记了给大家说个事,这个药千万不要象配米土尔那样用50度的水去化开。一定不要超过40度!!否则你每次就等灰雾产生

其实我不懂….瞎琢磨
手头有很多航拍胶片,此片反差极大,有时候想,如何能减低一点反差呢?鉴于手头只有菲尼酮和亚硫酸钠,就配点pota用用吧。
pota原来用过,始终解决不了灰雾问题。就是连齿孔都灰蒙蒙的。而pota这东西,不泡个20分钟就薄得可怕,显影时间太长
那么

1、能否多曝光,缩短显影时间,就能减少灰雾?
2、或者,两液显影,先用pota来个十分八分的,再来d76显个4分钟?既增加了密度又能减少灰雾?
3、或者加一点点,比如一克两克的碳酸钠,增加点碱性???那调子岂不是又硬了?

欢迎用过pota的朋友指点

Photographers’ Formulary Phenidone (Pota) Developer for Black & White Film –

I am form Russia and I use very good Tasma Type-17 film (it is Russian film for aerophoto shooting). The main issue of this film is high contrast, but it has very good grain and tonality. By experience I found the best developer for the film – POTA (phenidone – 1,5 g, sulfite – 30g). But I would like to try sharpness variant of this developer, if it possible. Could you be so kind to say what could I try to add to developer? I would try to add potassium carbonate, but I am afraid for contrast elevation.

 

Superlatitude Developer
This developer was disclosed by Marilyn Levy in “Wide Latitude Photography,”Photograph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v. 11 p. 46 (1967). It grew out of her researches into the problem of capturing wide variances in luminance (i.e., a long gray scale) on hard, thin, high-resolution films. This formula was devised for solving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high-altitude aero reconnaissance and mapping. Levy worked at the US Navy’s Photo-Optics Technical Area at Ft. Monmouth, New Jersey, and her formula has been published elsewhere as “POTA.” Gives images similar to Bluefire HR developer but at significantly lower effective film speed.
Water 750 ml
Sodium sulfite 30.g
Phenidone 1.5g
Water to make 1 litre
Use water heated to 55° (130°F). Mix the chemicals in the order shown, and be sure the sulfite is completely dissolved before adding the phenidone.
This developer begins to oxidize as soon as it is mixed, so mix it just before use. Designed for developing sheet films processed in trays with brush agitation, but works well in small tanks. Experiment with agitation technique as well as time and temperature if your initial results seem streaked or mottled.

The Russian government developed several outstanding aerial reconnaissance films as part of their space program in the 1960s and 1970s. It’s good to see that some of them are surfacing for civilian use.

Anchell and Troop list several variations of POTA in their “The Film Developing Cookbook.” Most were designed to solve some POTA problem with Kodak Technical Pan, including excessive fog and streaking. Here are some examples:

Modified POTA
Water (52C) 750 ml
Sodium Sulfite (anh) 10 g
Phenidone 500 mg
Pyrogallol
or
Hydroquinone 250 mg
WTM 1 l

This modification is an attempt to optimize POTA for Technical Pan film. Add borax or sodium bicarbonate as desired to control time, contrast, and speed. Develop 11 minutes.

TDLC-101 and TDLC-102 modify POTA by adding a second developing agent (glycin) to stabilize it. The variation also raises the contrast a bit.
TDLC-101
Sodium Sulfite (anh) 4 g
Phenidone 100 mg
Glycin 500 mg
Sodium bicarbonate 20 g

TDLC-102
Sodiun sulfite (anh) 4 g
Phenidone 250 mg
Glycin 250 mg
Sodium bicarbonate 5 g
Both TDLC-101 and TDLC-102 could be modified by adding 1 to 10 mg of potassium iodide.
Another variation would be to add 50 ml per liter of isopropyl alcohol.

Delagi-8 is said to raise both the speed and the sharpness of Technical Pan compared to POTA development.
Delagi-8
Sodium sulfite 25 g
Phenidone 1.4 g
Borax (decahydrate) 2 g
Benzotriazole 0.2% 15 ml
Substitute sodium metaborate for borax to get higher speed and contrast.
Note:
Benzotriazole may not be active at low pH and could be eliminated. Potassium
bromide or iodide might also be substituted.

———————
柯达D23
Preparation
Ingredient Full Strength 1:1 Dilution
Metol 7.5 g 3.75 g
Sodium Sulfite 100 g 50 g
Water to make 1 Liter 1 Liter Make 1 liter as follows: Dissolve the Metol first – then the Sodium Sulfite – into 1/2 liter of water at 125 degrees Fahrenheit (52 degrees Celsius). Add 1/2 liter of cold water (or ice water) to reduce temperature to 68 degrees Fahrenheit or (20 degrees Celsius).
Developing times for D-23 are similar to those of D-76. I develop Kodak TMAX 400 and Ilford HP5+ for around 9 minutes in D-23 1:1 at 70 degrees Fahrenheit (21 degrees Celsius).

KODAK D23显影液配方
温水 750毫升
米吐尔 7。5克
无水亚硫酸钠 100克
加水至 1000毫升

这是最简单的中等微粒显影配方,原液使用。药液温度20度时显影时间为7~~10分钟。如连续冲洗,每冲一卷之后,显影时间递增10%。每1000毫升可冲十卷。

D23也叫软调显影配方,其冲洗温度要求并不十分严格,可适合各种条件下冲洗。所冲出的胶片有良好的清晰度。由于冲出的底片影调柔和,颗粒很细,所以会对某些胶片的分辩率有所损失。
此配方多用于人像摄影,对强光部份有良好的作用。显影时可按阴影部份充份显影,即使大大延长显影时间也不会使强光部份显影过度

使用D23一是图个简单,就两种药,即使用分析纯也不难找
.二是它对温度不敏感,对于我等懒人,用高精度温度计,一会加冰一会加热水去控制温度实在是太麻烦了.用D23我基本不看温度.
三显影时间长,好控制.这是相对于D76,当代胶片动不动只用6分钟就完成显影,连显影液倒进倒出显影罐的速度都要计算,我等懒人不手忙脚乱才怪呢!
一言以蔽之,用D23,省心.不过想玩精也绝对有空间,要不亚当斯大师会和咱懒人同流合污?
言归正传,说说我的第一个体会—-反差低.
或许和用公元有关,照片亮部总是浅灰,就是弄不出接近纯白的效果.增加搅动,反差没上去,颗粒倒出来了.哪天换TMAX再试试.其实缺点也是优点,再上高原,就是正午也不怕了.

D23不是微粒显影液,怎么能作为细颗粒推荐……?那个“级细”是从哪里来的。亚当斯本人认为D23是在中颗粒和微颗粒之间的一种。D76作为中颗粒显影液。
D23的颗粒并不细,甚至有时不如D76 原液显影。
D23是半补偿显影液,当1:3稀释的时候可以作为补偿显影液
——所谓补偿显影液就是由于显影剂在区域内处于较低浓度/能力,所以不摇动的情况下,潜影浓重的区域较快消耗完周边显影剂,停止显影,而潜影淡薄的区域(暗处)较慢消耗显影剂,故还能继续反应。因而可以在不明显使得亮处过分显影的基础上,“补偿”暗部的曝光不足,增加暗部细节。

D25是D23的改良。 超微是DK20,但是有污染底片的可能

人们常说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常常也是最简单的方法。在摄影上也是如此,特别对于黑白胶片显影剂、这篇文章要讨论的柯达D-23是最简单的显影剂。由于成份简单,D-23的配制极其容易。它不象D-76或Microdol-x那样有现成的套药。这种显影剂除水之外仅含有两种成份:米吐尔和亚硫酸钠。

其中米吐尔起显影作用,它把胶片乳剂层中曝光过的卤化银转变成黑色的银,转变的程度与曝光过程中落在乳剂层上的光量成正比。
但是米吐尔本身不但反应缓慢,且溶于水后几乎立即被氧化。因而还需要另一种化学成分。亚硫酸钠在D-23中有两个功能。首先,它作为保护剂可以防止米吐尔被氧化。其次,由于它的弱碱性,还是提高米吐尔活性的促进剂。

D-23是一种软调显影剂。米吐尔对曝光不足的卤化银作用相当快,而对曝光较足部分的作用很慢(对曝光较足部分的作用应当还是快于曝光较少部分)。这在实际应用中意味着阴暗部分的显影较快而亮部的显影较慢,结果得到一个反差较小的底片。正因如此,米吐尔通常是跟速度较快的显影药--对苯二酚一起使用,配成所谓反差适中的显影剂。

然而低反差赋与D-23一个主要的优点:几乎从不造成高光部层次丢失,即使你想增加显影时间以提高胶片的感光度。

D-23是柯达在1945年提出的,但它并不是第一种仅使用米吐尔和亚硫酸钠的显影剂。事实上,第一种这样的显影剂在1891年Bogisch和Hauff发现米吐尔不久后就出现了。最著名的可能是二战前Hans Windisch在德国提出的Windisch补尝显影剂。由于它与D-23相比明显较弱,所以得到的底片更软,但对于反差强烈的题材较为理想。

配方
————————————-
米吐尔   7.5 g
无水亚硫酸钠 100 g

加水到     1000 ml
————————————-

配制方法很简单,以下一些要点:

准备500 ml 40摄氏度的水,先把米吐尔加入。你将发现它容易在清水中溶解,但如果你先加入亚硫酸钠,米吐尔将很难完全溶解。
然而,在加入米吐尔前先溶解少量的亚硫酸钠是个好主意,这可以防止米吐尔一溶于水立即开始氧化,使最后得到的显影液成为淡黄色。
显影时间.由于D-23不是市售的套药,胶片制造商没有提供显影时间。所以你要自已去试,虽然这不是件坏事,但这是另一个话题了。然而,我发现一般用D-76或ID-11的显影时间可以得到良好的结果,因而这是个很好的起点(我觉得应该是D-76时间 的1.5倍到2倍,2倍可能更接近些)
这时你会发现,D-23很好地保持了胶片速度。这可能是由于亚硫酸钠的另一个特性,特别当它的使用浓度很高时,正如在D-23中,它可以作为卤化银的溶剂而提高胶片的速度。
过程是这样的:亚硫酸钠溶解了卤化银颗粒的表层部分,允许显影药--米吐尔更有效地渗入卤化银颗粒使它们充分显影。这种溶解效应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有效减小了颗粒,因为每个单独的颗粒变小了。
一升D-23可以处理多达10卷36张底片的胶卷或相当数量的其它底片。每处理2卷胶片后你必须增加10%的显影时间。
除了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显影剂,D-23还是一种多用途显影剂。前面我提到过Windisch补偿显影剂,D23更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半补偿显影剂,但你可以用水稀释使它成为补偿显影剂(什么是补偿显影剂????)
用水1:1稀释D-23可以得到一种稍软些并且稍锐些的显影液,但要得到一个可以处理各种亮度范围的真正的补尝显影液,需按1:3稀释D-23。
在这个浓度下,每升显影液中只有不到2克的米吐尔和25克亚硫酸钠,与经典的Windisch配方(2.5克米吐尔和25克亚硫酸钠)很接近,效果也差不多。
当然,当你使用稀释的显影液时需要增加显影时间,D-76和ID-11的显影时间再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试验起点。
使用稀释的D-23时要把它当作一次性显影剂。

由于D-23本来就是一种低反差显影剂,你可以通过增加显影时间来提高胶片的速度而不使反差提高太多。一般而言,增加大约50%的显影时间可以得到高一档的胶片速度,虽然你需要做些试验来确定适合你特定要求的最佳显影时间。如果你要迫冲或者显影时间变得太长最好使用原液或1:1稀释液。

重新认识D-23
(美国)B.施沃尔伯
D—23是一种老式软调显影液。米吐尔对曝光不足的卤化银作用较大,使阴影部分的密度迅速增加而对强光部分则密度增加很慢。结果得到的底片反差很低,这就是为什么米吐尔几乎总是和高反差的对苯二酚配在一起使之成为正常反差的显影液。即使大大延长显影时间以弥补曝光不足,D-23也不会使强光部份显得过厚。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话,我们就可以断定,使用任何其它的药液都会比D—23糟得多。
虽然从A.博古希(A Bogisch)和F.哈奥福(F Hauff)在一八九一年发现米吐尔以来,已经有了许多不加促进剂和抑制剂的米吐尔——亚硫酸盐显影液,但直到一九四五年柯达配制的D—23显影液才问世。它的配方是:

米吐尔(或衣仑): 7.5克
亚硫酸钠: 100克
加水到: 1升

美国《大众摄影》执行编辑E.迈耶斯(Ed Meyers)在他的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学生时代记下了一份粗糙但尚能用的D—23配方: 在一加仑的水里放一盎司的衣仑和一磅的亚硫酸盐。对显影剂来说数量是正好的。但用的亚硫酸盐比原配方所要求的多百分之二十。
调配D—23显影液, 首先要有半升大约摄氏50度(华氏125度)的热水。米吐尔易溶于水,但不易溶于亚硫酸钠溶液。这就是说要先溶解米吐尔。不过在未溶解米吐尔之前,要从事先量好的100克亚硫酸盐中拿出一撮放到热水中去,这是一个很好的预防措施。这“一撮”可以少到半茶匙,也可以是4—5克。
这个做法,虽然使米吐尔的溶解缓慢一些,但最终配制出的药液较为清沏而不那么黄,所以,这是值得的。
在可能的情况下,都要用无水亚硫酸钠,这是一种象细盐一样的粉末。在亚硫酸钠晶体里,每个亚硫酸盐分子有七个水分子,正好使晶体的重量加倍。这样,100克的无水粉末就相当于200克的含水晶体。
D—23的作用是对D—76提供一种折衷办法,主要是侧重于它的软调性质。除了使用大尺寸胶片的人外(他们的照片放大倍数很小,实际上看不见什么颗粒度),大多数摄影者是把D—23作为解决高反差, 或是作为扩大曝光宽容度的手段,而不是作为一种“自己喜爱”的显影液。
D—23并不是弱性显影掖。每升D—23含有7,5克米吐尔,比D—76所含的米吐尔和对苯二酚的总量还要多,而米吐尔又是一种较强的显影剂。此外D—23所含的亚硫酸盐的份量大,在实际作用中,它比这个形容词所能表达的意义要复杂得多。这是D—23潜力所在的另一面。
在显影液中,亚硫酸钠有三个作用,如果使用大剂量(如每升100克),还会使它具有第四个作用。它的主要功能是保护显影剂,防止氧化,同时防止显影过程中氧化副产物的产生。现在谈谈它的第三和第四个作用:亚硫酸钠既是银溶剂,又是卤化银溶剂。
银溶剂的作用(在D—23以及包括D—76的许多其它微粒显影液中,亚硫酸盐的浓度为10形)是消除影像上已显影的金属银。在化学显影过程中,通过物理显影作用,相当大的一部份已镕解的金属又重复盖在影象上。这种复盖的银对底片的总密度影响不大,但对各个颗粒团的清晰轮廓却有很大的模糊作用,使之产生斑点效应或假微粒效应。
浓度较高的亚硫酸钠的另一个性质,即对卤化银(未显影的盐)的溶解,则更有意义,因为它实际上起着提高乳剂有效感光度的作用。过程是这样的:亚硫酸盐剥去了溴化银颗粒的部份外表层,使显影剂能更好的渗透到已曝光的银盐之中。
沃尔特·约翰逊的试验,每升含有100克亚硫酸盐的D—23用来显影3—x和HP—5肯定能得到400ASA的感光度。 用的显影时间是6.5分钟(顺便提一句,我们发现,当前所有ASAl00/125中速黑白胶片,在D—23中显影5分钟到6分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正常曝光效果,温度为20。C,不论任何方式的搅拌都可)。
除此而外,延长D—23的显影时间,能使光圈缩小1级或1.3级,把3—x.或HP—5感光度提高到800或1000。在这种情况下, 对D—23显影时间起决定作用的是原景物上的反差。在典型的现场光线情况下拍摄的画面,显影十分钟是最保险的,有时可以延长到十二分钟,强光部分仍不致过厚。
利用显影过程中所产生的溴化物来抑制强光部分在搅拌间歇期间密度的增长,就可以使所有的胶片显影液都能起一定程度的补偿作用。较弱、较稀的显影液,其补偿作用要比其它显影液强,因为这样的显影液力量较弱,因而更易于抑制强光部分密度的形成。D—23是一个真正的补偿显影液吗?我应该明确回答:“不!”
在D—23显影液里,每升有7.5克米吐尔和10%的亚硫酸盐,搅拌的影响减低了,其补偿作用有多大,可想而知。安塞尔·亚当斯(AnselAdams)曾把D—23称之为“半补偿”显影液,我想这或许是对的。
另一方面,你可以用稀释的方法把D—23复制成一种真正的补偿显影液。稀释比例是一份D—23加三份水。在这种稀释状态下,每升药液只有不到2克的米吐尔和25克的亚硫酸盐。这种补偿将使整个底片的反差显著降低,展现出许多原来看不见的强光部分的细节,但它不会使影象清晰度和颗粒结构有很大的改进。D—23米吐尔——亚硫酸盐配方,是不能与清晰度高的微粒显影液相比的。
D—23的特点是色调阶长,层次丰富,以及允许显影过度,不致使强光部分过厚而无法印制。D—23的另一特点是曝光宽容度大,当你的胶卷既有曝光不足又有曝光过度的画面时,D—23能使你根据曝光不足的画面显影,而又不会严重损坏曝光过度的画面。
对专业摄影者来说,D—23是用来对付高反差景物的技术手段之一。对初学摄影者来说,D—23几乎是最简单最易掌握的一个配方。
原文载美国《大众摄影》